##晚餐铃
1 | 「食べたくない物だって沢山あった |
今天晚间,那个当父亲的男人告诉我我几乎完全不能有所触动的话语。
是的,从小家长告诉我们要听话,我也不例外。只要我父母不能接受的东西,我就不能干。幼时如此,小时如此,长大亦如此,甚至变本加厉。
“就算父母做错了你也不能说。”
“我相信对于‘孝’你懂得比我更多。”
当时我甚至大逆不道的想,所谓“孝”不就是封建专制的遗风吗,家长是孩子的权威,那么孩子以后就绝对听从权威,自然而然的就能成为被剥削的社畜了吧!
当然只是我的偏激之言,气话而已,有点过分了。不过确实是这样不是吗。父母就是天吗?请容我存疑。
汪曾祺先生老早在《多年父子成兄弟》里说过:“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,充满人情味的家庭,首先必须做到‘没大没小’。父母叫人敬畏,儿女‘笔管条直’,最没有意思。”
父母想让我成为的是无趣的大人。所谓成长,类似动漫里那样的正向成长压根就不存在,更多的还是由充满梦想的少年成长为无趣的大人。把梦想与欲望尽数埋进土里深深埋葬,连个性和自我都舍弃……我不想那样。比起这种我宁愿不长大。
长不大的奥斯卡——他敲打着儿童玩的铁皮鼓,用孩童的眼光审视社会————
…….
…….
什么叫所谓关爱?我承认我收家长照顾本来应该心存感激。但是这样下去我根本受不了。
啊啊,转捩点在哪里呢?
1 |
|
一遍一遍的不停地循环着《晚餐铃》,几乎每一个乐句都使我潸然泪下。但我已经哭不出来了,那几乎干涸的泪腺只能湿润我的双眼。
######「“妈妈”象征的扭曲自私的大人形象,在暖光背景下逐渐变成长发,狰狞,手拿镰刀的样子,伴随着孩子的疑问—“因为不能选择,所以才不情愿地称之为爱吗?”无力改变这些,自己和自己的家只是世俗的一部分,痛苦地认识到自己终归需要“晚餐铃”来治愈、自己和窗里的“长围裙”归根结底是有温度的人。」——音乐评论中如是说。
是的,我一遍一遍的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话语权,但那终究是镜花水月。我清楚自己是人形,一个牵线木偶,舞台便是父母小小的手掌心,掌中起舞如赵飞燕,直到成年之前挣不脱囹圄。
等待的时间太过漫长,我支离破碎的心仅能做的就是硬撑。不去寻求安慰,也几乎无法寻得慰藉。因为在外人看来我的身世扑朔迷离,几乎没有人理解我的这份情结,那才正常吧。他们尽力的抚平我的心伤,这就不错了。我也表达我对这样的人的感激。
——这就是躁郁,我的好伙伴。已经体验过无数次的伤痛,只好用无梦的酣眠…….对我来说睡眠就像存档点,能消除一切不良状态,让我看起来变得开朗一点活下去。
我以前写过,“简直……就像夏天的终焉一般。”看来,2023的夏天,对我来说,真的终结了。
“特雷斯是个懒惰的人
鞋子只穿半只
裤子穿到一半
把紫边帽子摘下
晚安呼呼
在熟睡中全世界的个子
都长高了
——寺山修司”
1 | ......約束ではない |
